東角村鄉村振興大禮堂
崳山島一角
暑期將盡,“中國最美十大海島”之一的福鼎市崳山島,潮起浪涌,草木芬芳。日前,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赴福鼎實踐支隊成員乘坐接駁客船,登上這座美麗島嶼。
登島后,車行環島路,來到崳山島東角村半山腰,便可見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福鼎站駐地研學實踐中心。福鼎站站長、清華大學博士周宏宇帶領支隊成員由此出發,回顧工作站一路走來的歷程。
思考漁業、漁村、漁民的未來
“我們造訪了島上的各個村落,看到了來崳學子創作設計的實踐成果,期待通過持續的人才輸入,凝聚起清華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支隊成員潘小樂說。
作為閩東最大的列島,崳山島由大崳山、小崳山、鴛鴦島、銀嶼等11個島嶼組成。2018年5月26日,清華大學與福鼎市簽訂鄉村振興校地合作協議,在這片海島建立全國首個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一批批清華師生和校友團體接踵而來,為當地鄉村振興提供專業技術和智力支持,雙方由此結下“遠親”。
“這里有著萬畝草甸、廣闊的海洋、純樸的島民、豐富的生態,我們在這里傾聽鄉村的聲音、遇見鄉村的美。”周宏宇說。
走向東角村中心處,昔日廢舊的魚露倉庫已變身兼具茶飲、閱讀、觀影、研學等多功能的鄉村振興大禮堂,融現代化與煙火氣于一體。這也是清華大學學生來此設計、建立的第一個空間。
“在9個月的改造過程中,我們一次次修改方案,邀請當地木匠參與修繕,盡可能保留原有建筑形態和樣式,劃分出不同功能區,村民可以來這里讀書、看電影,內置的遠程視頻系統可以向村莊提供來自清華大學等高校的遠程教學、培訓,游客可以在這里休息、購買產品。”周宏宇介紹道。
拐個彎,緊鄰而建的展示館內,一張張照片鋪陳開來,記錄著校地合作帶來的變遷。5年來,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福鼎站充分發揮學科交叉優勢,整合各方資源力量,連接“校園”和“田園”,改造好望角玻璃觀景臺、農家書屋,配套規劃海島音樂文化體驗館和海濱特色文化街區……為海島漁村按下發展“快進鍵”。
為什么要進行改造?東角村黨支部書記邱麗輝表示:“換了新顏,日子更有盼頭,這幾年我們見證了村里的變化,當然愿意放手讓他們帶著我們干!”
“在新時代建設海洋強國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沿海漁村振興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仡櫄v程,見證漁村的新老之變,也讓我們更多地思考漁業、漁村、漁民的未來。”周宏宇說。
聚人聚才聚勢,吹響振興號角
來到村民林基榮的家,古樸的石厝前,一口口大陶缸一字擺開。周宏宇在林基榮的指導下,熟練翻攪缸中將制成魚露的液體,等待時間賦予的特殊風味。
“傳統魚露以小魚、雜魚為原料,經過晾曬、發酵、攪拌、浸提、退渣等工藝,有很多講究。”今年78歲的林基榮,有著數十年的制作經驗,也是島上手工制作魚露的少數幾人之一,現在年紀大了,做不動了,不想讓這份手藝斷在自己手里。
2021年,周宏宇帶領團隊在開展實踐時得知該情況,萌發了讓傳統工藝蝶變煥新的念頭。周宏宇坦言:“前期準備時,我們要考慮原料從哪里來、產品往哪兒銷、如何將手工藝留下來等眾多因素。”
幾經溝通,村里決定將房屋流轉下來,與清華大學學生團隊共同改造。“一方面,我們學習、記錄整個流程,通過3D技術等,增加互動體驗感,打造傳承傳統手工藝的一個陣地;另一方面,我們也想讓魚露從調味料變‘主角’,研發一些新產品。”周宏宇說。
崳山島海岸線綿長,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充足的漁產,靠海吃海的人們就地取材,生產制作各種海產品。為了讓“海味”走俏,清華師生和校友團體協助設計“崳山島大黃魚”品牌LOGO,開發香砂、蝦皮、丁香、紫菜、魚干等崳山“五大寶”土特產禮盒裝,統一IP設計、注冊“崳”山伴手禮商標,開發海上休閑觀光、游釣、碼頭漁市、海產品加工等休閑漁業產業。
眼看大家轉產轉業,村民郭香月也動了心,緊跟海島“旅游風”,將自家房屋整修一新,開了一家名為“無問西東”的民宿。
“原來就是傳統式的民宿,沒特色。我們尋求清華大學校友的建議,重新規劃空間,把小房間打通作為公共區域,再把一些舊船板收集改造成茶桌,添置一些小物件等,增添海邊風情。”郭香月說。
聚人、聚才、聚勢,吹響振興號角。崳山鎮黨委副書記陳維新介紹,當地創新“資源+智力+資金”模式,攜手清華大學師生開展文創設計、建筑設計、教育課程、研學活動等,并推動島上各村先后引入清華大學校友設計團隊駐場調研設計,通過市場理念包裝項目、運營導入培育業態,助力集體經濟高質量增長。
崳山島與清華大學的故事,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校學子來島實踐。截至目前,已有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10多所高校師生進島研學實踐,參與鄉村振興項目,完成了天湖茶坊、公交站亭、灶澳村風貌、馬祖文化公園、碼頭景觀等13個建設項目設計。
跨海登島,校地“雙向奔赴”正結下海島鄉村振興的碩果。